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鄭宜芬】台灣同性戀者約佔5%。身為父母,多半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志,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盧美妏表示,父母不能選擇孩子的性傾向,若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、情況陷入僵局,建議主動尋求專家協助,以免造成家庭更負面的影響,「給孩子一個相信父母的機會」。
根據中研院《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》對5千名以上受訪者展開10年追蹤。自我認同為同性戀者佔5%,雙性戀比例佔10%(不含認同為同性戀者),加總為 15%。
根據調查,民眾不支持同性戀的原因包括不符合子女最佳利益、不能生小孩、男男性行為是愛滋的主要感染途徑、家族稱謂問題、會有越來越多同性戀等。
「如果,你的孩子是同性戀,你能接受嗎?」盧美妏回憶某次出席演講活動,主題是關於「多元性別心理議題」,台下有一位教授舉手提問,台下也一片譁然討論聲。
盧美妏表示,身為父母,多半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志,異性戀雖然不一定幸福,但同性戀卻會遭遇許多異性戀難以想像、甚至一輩子也不會碰到的挫折與磨難,而父母肯定不希望孩子受罪,「若我的孩子是同性戀,我會讓他知道他可能面臨的困難和挑戰,也會讓他知道,無論如何我都會陪伴他。」
她回憶個案K,高中就讀男校時和同學偷傳曖昧紙條,母親無意間發現但不敢打草驚蛇,直到K交了第3任男友時被父親發現、父親震怒之後要求K去看精神科醫師,K因憂鬱症休學。
盧美妏表示,孩子大多是無法選擇自己要當個異性戀或同性戀,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能否全然接受這個與眾不同的自己,以前曾聽老師說過:「接一個同志個案,等於接了一個家庭。」在父母得知孩子是同性戀的那刻起,同一扇櫃門反轉,整個家庭都進入了櫃子。
無論父母接受與否,多元性取向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期的需求、一些正常性向無法理解的困難,這時候該怎麼做呢?可以參考以下三點建議:
1雖然你不是同性戀專家,但孩子需要父母。
2父母不能選擇孩子的性傾向,卻能影響孩子探索自己的過程。
3主動尋求專家協助。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、情況陷入僵局,一定要適時求助,以免造成家庭更負面的影響。
原文出處:台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
https://mental-health.gov.taipei/News_Content.aspx?n=160B9C4672BF2849&sms=D9970CDAAAA49C91&s=C34894EDC83F9F97
【延伸閱讀】
罹患常見五性病症狀 性病預防可定期篩檢
英新增77例猴痘確診者!病例總數突破300例 非洲外最多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56231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 更多健康資訊: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
留言列表